![]() |
![]() |
||||||
2米3米4米5米6米7.5米防侧闪绝缘玻璃钢避雷针支撑杆内置穿线支架 |
||||||
发布时间:
2025-09-23
浏览次数:
243
|
||||||
供应信息标题: |
2米3米4米5米6米7.5米防侧闪绝缘玻璃钢避雷针支撑杆内置穿线支架 | |||||
供应公司名称: |
河南邦信防腐材料有限公司 | |||||
主 营: |
防腐材料:牺牲阳极,电位传送器,参比电极,阴极保护测试桩,恒定位仪等 | |||||
供应数量: |
||||||
联系人: |
郭亚哲 | |||||
联系电话: |
15937138709 |
古建筑屋顶玻璃钢避雷针
1. 保护性设计原则
非侵入式安装:采用仿生树皮抱箍(玻璃钢材质)内圈粘贴 20mm 厚海绵缓冲层,避免对木结构造成电化学腐蚀。例如,南京某 300 年古樟通过可拆卸式支架固定,实现 “防雷不伤树”。
可逆性施工工艺:利用微钻(孔径≤8mm)或激光定位技术,在不显眼处钻孔安装接地极,采用化学锚固剂固定,确保后期可恢复原状。
2. 景观融合技术
仿生造型设计:开发仿树枝、仿琉璃瓦等造型,表面喷涂纳米陶瓷涂层(哑光棕绿色或琉璃瓦色),视觉隐匿性提升 60%。南京某博物馆古树项目采用仿生树枝避雷针,被国家文物局列为示范案例。
隐蔽布线方案:引下线沿建筑立柱内侧或檐槽敷设,采用与建筑装饰同色的 PVC 线槽包裹,穿墙处使用仿古砖色套管,确保与古建筑风貌协调。
3. 防雷系统配置
分布式接地网:在古建筑外围绿地或暗沟内布设环形接地网,采用铜包钢接地极(Φ14mm×2 米)+ 石墨降阻剂,接地电阻≤10Ω。对于土壤电阻率高的区域,可增加离子接地极,将电阻降至 5Ω 以下。
等电位联结技术:将建筑内金属构件(如门环、窗棂)通过绝缘导线(截面积≥16mm²)与防雷系统连接,联结电阻≤1Ω,防止雷电反击。
4. 典型案例
西安城墙防雷改造:采用分段式玻璃钢避雷针(每段 2.5 米),通过不锈钢法兰连接,引下线沿城砖缝隙隐蔽敷设。接地系统利用原有排水系统金属管道,接地电阻降至 8Ω,满足 GB 50057-2010 要求。
南京某古塔遗址:安装三支高度不同的仿生玻璃钢避雷针,形成立体保护区域。引下线采用铜芯绝缘线(截面积≥35mm²),通过仿古装饰柱内预留通道连接接地网,防雷效率达 98%。